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源于1984年原广州大学经济系,2013年3月由广州大学商学院经济系及数学学院统计系等组建成立。学院拥有6个本科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经济;金融学、统计学为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统计学、数字经济为“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为省级一流重点建设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金融和应用统计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统计学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专任教师83人,教授19人,副教授2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4人,珠江学者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98.8%以上。现有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51人。统计学硕士毕业生可以授予理学硕士学位或经济学硕士学位,统计学博士毕业生可以授予理学博士学位或经济学博士学位。
招生单位名称:经济与统计学院
联系人:肖老师
联系电话:020-39366456
专业目录及博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 研 究 方 向 | 考核科目 | 博士生指导教师 |
应用经济学(0202) | 01金融学 | 1001 初选审核 2001 专业测试 3001 学术报告 | 刘金全 蒋银华 |
02国民经济学 | 叶祥松 邓宏图 张少华 |
03产业经济学 | 傅元海 孙延明 |
04国际贸易学 | 刘啟仁 |
05劳动经济学与微观计量 | 马双 |
统计学(0714授予理学学位) | 01数理统计 | 尹居良 崔霞 |
02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 尹居良 |
03统计机器学习 | 戴宏亮 |
统计学(0270授予经济学学位) | 01经济统计 | 王孟欣 李庭辉 付一婷 |
02数智科学与风险管理 | 李正辉 |
博士生导师简介
刘金全 教授(二级)、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承担完成过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等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四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七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蒋银华,教授,法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承担完成过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律科学》《法学评论》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三部专著;近年分别获第九届、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两项。
叶祥松 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特聘教授,获聘广州学者卓越特聘教授领军人才岗位,广州市杰出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世界经济发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宏观经济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广东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1987年、1994年、1997年先后被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和教授,2001年起被西北大学聘为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2013年被广州大学聘为统计学专业博士生导师。30多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各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1项、广东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3项、主持市厅级以上项目10余项。在80余种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4篇)、《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等30余种权威刊物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有40多篇学术论文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复印或摘要。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广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8项。公开出版学术著作6部、主编教材9部。长期致力于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村经济学、产权制度与企业改革问题研究,取得显著的学术成果,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邓宏图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制度变迁、经济史的结构与长期经济增长、契约理论、农业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等发表论文二十篇,在《social science in China》、《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经济科学》、《经济评论》、《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开放时代》、《中国农村观察》等杂志发表论文八十余篇。目前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天津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出版或参与出版专著(著作)计七部。两次获得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一次获得三等奖。多次获得南开大学重点期刊奖。
张少华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首尔国立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广州大学“百人计划”学术带头人。研究领域:数字经济测度与影响研究、资源错配和生产率、能源效率测度与分解、金融发展与资源配置、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与溢出研究、量化投资与因子模型。目前已经在国内权威期刊《经济研究》(两次)《管理世界》(两次)《世界经济》《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六次)《财贸经济》(两次)《国际金融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财经研究》《经济学动态》(三次)《科研管理》等发表论文六十多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课题十多项。获得广东省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和2019(第六届)“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奖”。主讲课程《公司金融》和《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兼讲《宏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经济学名著选读》等课程。担任国内著名期刊《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问题》等的匿名审稿人。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地区项目以及面上项目的通讯评审专家。
傅元海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国际经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主持国家社科重点课题2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各1项,已经在《经济研究》发表论文4篇,在《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统计研究》、《中国软科学》、《财贸经济》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篇,获得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3项。
孙延明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信息系统、数字经 济与管理、智能制造与转型升级。现任广州大学副校长,兼任广东省新文科重点 实验室(广州大学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农 村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电子商务研究院)主任/院长、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 心主任;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联盟监事,广州 市信息化与工业化服务联盟副理事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省部级 重点基金项目 2 项,其它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项目 50 余项,出版《“智能+”制 造——企业赋能之路》、《工业互联网——企业变革引擎》、《现代制造信息系 统》、《应用服务供应商(ASP 解决方案》等著作 4 部,注册了“中小制造企业 资源管理系统”等软件版权,发表《南方智库》专刊的调研报告 4 个,2 份得到省 级领导批示,在《管理科学》、《管理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 统工程》、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Computers & Electric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等国内外期刊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150 余篇,获省部级奖励 2 项,指导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海外留学生、博 士后、访问学者 100 余名。曾被评为华南理工大学 2016 年度最喜爱导师光荣称号。
刘啟仁 经济学博士、教授,201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2016年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应用经济学唯一)。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汇率和应用微观计量。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现为《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和《金融研究》等期刊匿名审稿人。学位论文获 “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和“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均为应用经济学科唯一入选论文,2016年和2014年),论文曾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平安励志论文奖”等奖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和福建省社科青年博士论文项目各1项,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其它省部级课题多项。
马双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2010年来已累计发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篇,《经济研究》7篇,《经济学(季刊)》6篇,《管理世界》2篇,《金融研究》2篇,《世界经济》1篇,出版合著2部,其中英文著作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青年项目1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2012年以来,累计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刘诗白经济学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2009年至今,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并兼任首席研究员。作为主要贡献者参与并发布《中国家庭收入差距报告》、《中国城镇地区住房空置率报告》,中国基尼系数0.61与城镇地区住房空置率22.4%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影响。2014年入选第十一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7年入选第十三批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名单。
尹居良 理学博士,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本科高校统计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系统与控制数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要从事随机分析与随机控制、时间序列分析、数理金融与保险精算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和SSCI索引收录30余篇。曾获广东省统计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和全国优秀统计成果三等奖。
崔霞,教授,统计学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缺失数据统计分析、平均处理效应模型的统计推断和环境统计方法。已在统计学国际顶级期刊《Annals of Statistics》、《Biometrika》和国际高水平期刊《Computational 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等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包括国家级课题3项)。承担若干社会服务工作,包括匿名审稿人(CSDA、APPL INTELL、STAT NEERL等)、通讯评审专家(国家自科面上项目等)和统计学专业学会会员。
戴宏亮,现任广州大学统计系教授,广州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负责人。2003年6月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应用数学专业,2013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应用数学专业。2015年11月获评人工智能教授职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和成果鉴定专家。SCI期刊TNNLS、TFS、TKDE、PR、EAAI等多个著名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等省、市科技项目和科技奖项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评审专家。近年来一直从事机器学习与大数据分析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Knowledge-Based Systems》、 《Applied Soft Computing》、《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等杂志上发表了60余篇科研论文,其中21篇论文被JCR SCI Q1检索,12篇论文被中科院SCI Q1检索,5篇ESI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申请发明专利3项、应用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项。主持科研项目18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全国统计科学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广东省教育厅科技创新项目2项、广州市科技项目3项等。教学认真负责,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好评,所教授的多门课程荣获广州大学星级课程。获广州大学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和广东财经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授课优秀青年教师”称号。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高校大数据挑战赛等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三十多项。
王孟欣,教授,经济学博士。现为广州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统计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广州数字贸易与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通讯评审专家;广东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兼任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统计交叉学科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青年统计学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SCI、SSCI、CSSCI等中英文刊物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获得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河北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等学术奖励。
李庭辉 经济学博士,教授,统计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现场统计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统计、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在《经济学动态》、《Finance Research Letters》、《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Borsa Istanbul Review》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SCI/SCIE检索10余篇,2篇论文入选WOS高被引论文。目前围绕数据跨境流动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
付一婷 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博士,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治理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趋势性与收敛性研究(71873042)”,正在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济周期形态变异、经济周期成分分解与经济政策周期相依性的动态机制研究(72073040)”,参加多项国家社会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研究。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研究成果曾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李正辉,教授,统计学博士生导师。经济与统计学院副院长,金融研究院(广州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广东金融发展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广东省普通高校“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创新团队负责人;爱思唯尔2023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2022年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含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二等奖10余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国家统计优秀统计科研成果奖等),获第八届金融金羊图书奖。主要研究领域为数智金融与风险管理、经济统计。